部编本新语文教材带来的新改变

2017-11-09
231
“部编本”新版语文教材带来的新改变

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语文教材将在全国所有地区初始年级投入使用,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教育部编写的“部编版”教材,2018年覆盖小学初中一、二年级,到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部编版”教材。在学生重理轻文的今天,调整教材无疑给语文教育带来新挑战。日前,围绕此题,记者展开了调查采访。
1

   熟读背诵,耳濡目染感知传统文化之美


     作为教育改革的标志性学科,新版语文教材增加了大量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古诗文132篇,占所有课文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124,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对此,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社长、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报刊社社长王旭明认为,语文学习主要分为学习“语”和“文”。因此掌握一定的文言文,包括古代诗文,对于理解现代文也起到一定作用。
      “古诗文很美,很有意境。只要你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就不会觉得特别难。”换教材,这对即将上新余一中初一的邓樨霖来说,既是个小惊喜,又是个小麻烦。因为学习古诗文主要是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但因之前接触古诗文有点少,初次系统接触需要时间去磨合、适应。
      “我非常赞成这次语文教材增加大量古诗文。但这对即将小升初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个挑战。因为孩子在古诗文这块较弱。”对此,邓樨霖母亲章华认为,换教材对家长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家长要有意识提高这块知识的积累,才能和孩子有一个良好互动。
     而在南昌市育新学校语文教师徐玉兰看来,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不能完全说是由教材或者老师增加的,一般都是社会和家长去增加。另外,学习古诗文的初衷,也并不是让孩子们一味地去深刻研究,而是熟读背诵,耳濡目染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2


  加强亲子互动,家长也要多读书、读好书


      为提前让小孩适应新教材内容,南昌市民滕李丽早早做好准备,在暑假就给孩子报了一个拼音班。记者了解到,新版语文教材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在内涵上课文彼此关联;同时,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分布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此外,在课外阅读方面,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初中则增加了“名著选读”板块。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读书,读充满正能量的书,读名家经典,那么家长也要读书,如果已经是书香门第的家庭,要发扬光大;如果还不是书香门第的家庭,要从现在开始建设好书香门第。”新余一中语文特级教师郭春根坦言,这样的教材编排对家长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教材的变化,家长如果想提前引领孩子学习,应侧重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结合一些图文并茂的绘本进行亲子互动,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字,同时也借此锻炼孩子的生活技能。这样的做法和新教材语文学习的思路保持一致。


3


  打破思维定式,着力锻炼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新教材的编写考虑到整体性,以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双线组元,阅读教学注重三位一体,即教读、自读、课外阅读。这样的教材编排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新的改变。“老师在教学中要分别正确对待教读课、自读课、课外阅读课的类型,教读课重在引导学生学习方法,自读课要放手让学生运用教读课上所学习的方法进行自我阅读,自我学习,自我解决问题。教师教学要有‘1+X’的阅读意识,即学习课内一篇文章要推荐引导学生阅读几篇课外与此类型相同或不同的文章。”郭春根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每学期要推荐引导学生读两三部名著,要善于用好配套的“语文读本”和“名著导读”,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有文本意识、扣点意识、学生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主导。语文课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学生要多而广在语文课上进行语文能力和实践的培养。现在我听到的语文课有两大问题:一是老师讲的四不像,既不像语,也不像文。二是老师讲得太多太碎,应该还学生以语文学习的本来面目。”王旭明建议,语文教育要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思维能力和语文应用能力。



来源:凤凰资讯